書號 |
4100991078 |
出版日期 |
2021年8月27日 |
|||||
中文 書名 |
生命倫理專題:人工生殖科技(下) |
|||||||
原書名 |
|
□應稅■免稅 |
||||||
出版社 |
花千樹 |
書系 |
|
|||||
作者 |
顏妙融、江萬琪 著 |
譯者 |
|
|||||
售價 |
台幣定價:390元 港幣定價: 78元 |
ISBN |
9789888484546 |
|||||
頁數 |
176頁 |
內文 印刷 |
雙色 |
規格 |
15cm x 21cm |
|||
出版地 |
香港 |
裝訂/重量 |
平裝 |
建議陳列 |
|
關鍵字 |
|
|
內容 簡介 |
近年,香港積極推動創新科技發展,但當這些科技與生命攸關,便會引起倫理挑戰和道德爭議。
中文大學生命倫理學中心構思製作生命倫理專題,冀為社會的生命倫理通識添磚加瓦,使生命倫理課題成為社會的基礎通識。此專題從人工生殖科技出發,以不同角度探討相關的倫理議題。
全球首個「試管嬰兒」在1978年7月25日出生,舉世震動。現今社會開明,普遍接受人工受孕的生殖技術,未能成功懷孕的夫婦都樂於向輔助生育專家求助。但是,這種技術發展之初,受傳統觀念影響,社會不乏反對的聲音。在批評和道德爭議下,人工生殖科技仍然開啟了一波又一波的突破,同時亦掀起全新的倫理爭議,例如買賣胚胎、代孕等話題,而基因檢測技術的突破也帶來新的倫理挑戰。
倫理爭議少有非黑即白的對錯之分,人人可能有不同的看法,但在2018年11月,賀建奎宣稱創造了「世界上首例基因編輯嬰兒」,卻落得全球譴責,可見倫理判斷亦有準則。本書兩位作者從醫學、哲學、生命倫理學方面探討這些爭議,冀望讀者可以從多方面思考種種倫理問題。
由香港中文大學生命倫理學中心構思製作的生命倫理專題。此書為「生命倫理專題」的第一本著作下冊,談及人工生殖科技的醫學及倫理學。 |
|||||||
作者 簡介 |
編者簡介
區結成醫生 現任香港中文大學生命倫理學中心總監,美國布朗大學醫學博士,老人科及復康科醫生,前醫療管理人,作家,筆名區聞海。著有《當中醫遇上西醫——歷史與省思》(2004)、《醫院筆記——時代與人》(2016)、《如何走下去——倫理與醫療》(陳浩文、區結成編著,2018)、《生命倫理的四季大廈》(2019),及散文集多種。
作者簡介
顏妙融 美國密西根大學腦神經科學學士、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生命倫理學碩士、香港中文大學公共衛生哲學博士。現任中文大學生命倫理學中心講師,積極參與中文大學醫學院倫理課程設計和教學,並推動中學生對倫理的認識。研究範圍包括新興科技、基因技術、資源分配等倫理課題。
江萬琪 2018年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研究碩士。2020年畢業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生命倫理學碩士課程。
|
|||||||
目錄 |
第一章︰缺陷胎兒的去或留?——淺談產前基因檢測 一、基因與遺傳病 二、臨床檢查 三、產前檢查的倫理爭議
第二章︰訂製「完美嬰兒」不是夢?——基因編輯衝擊道德底線 一、胚胎植入前基因診斷 二、基因編輯 三、干預人體基因的倫理
第三章︰複製人,有這一天嗎? 一、複製技術 二、複製人,不可能吧?
第四章︰生命從什麼時候開始? 一、胎兒生長發育過程 二、胚胎倫理之初探 |
PRODUCTS
線上購物
產品詳細